显然都是上好的粮食了,精品中的精品。

摸了摸粮食后,徐凤梅这才狠狠心,咬牙,“这二十斤,我都要了。”

这种机会不好遇不说,而且家里也确实缺细粮,在城里来说,是有钱都买不到细粮的阶段。

大人可以不吃,但是孩子和老人就馋这一口。这二十斤细粮全部要了,可是能吃大半年,甚至一年的。

这样平均下来,也就没多少了。

想到这里,徐凤梅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卷手帕,打开后,里面便是零零散散的钱。

有一分两分的,还有最大面额的大团结,徐凤梅心在滴血地抽出两张大团结递给沈美云。

“你下次记得有好货,再来找我,我们供销社的职工,条件都不差。”

这是在隐晦地告诉沈美云,她是长期的顾客。

沈美云嗯了一声,收了钱,也没点,她就问,“你们供销社收自行车吗?”

“凤凰牌的。”

这话一说,徐凤梅惊讶地看着她,“沈同志,你有凤凰牌自行车?”

声音都有着藏不住的惊喜,“你要卖吗?多少钱?”

沈美云摇摇头,“我没有,我只是想买。”

“这样啊。”徐凤梅有些失望,“凤凰牌自行车不好买呢,不止卖得贵,最重要的是自行车票,也不容易弄到。”

他们供销社一年才一张自行车票,论资排辈,反正排不到她的。

她爱人在钢厂上班,倒是也有,但是钢厂六千多号工人,一年就

三张自行车票。

那更是想都别想的。

沈美云听到这,便了解行情了,她压下要出泡泡里面自行车的心思。

跟着感慨道,“这么贵啊。”

——她有好多啊。

那徐凤梅煞有其事地点头,“两百多呢,要我大半年的工资。”

这就有些吹牛了。

沈美云笑了笑,恭维了一句,这才领着绵绵离开。

这一离开后,绵绵好奇道,“妈妈,你刚跟着做什么?”

沈美云想了下,也没瞒着绵绵,直接说道,“妈妈在赚钱。”

“啊?”

绵绵有些惊讶,“咱们泡泡里面的东西,不是够用吗?”

章节目录